在短视频里想太多的人都没有好结果
产生消费的欲望是注意力被吸引。
hi, 我是一峰。
一个刷短视频的人,刷几个月,基本上已经大致看完短视频的变现模式。
在平台变现方面,首先是带货,广告,直播打赏,接着是自身内容的变现,知识封装成课程体系变现。
在平台外的变现,是介绍自己有什么服务,有什么流量打法,有什么项目,或者简单一点,自己有什么门店,有什么产品,可以解决什么问题。
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
而这些的底层能力,都是源自于对用户的了解。
如果往大的方向说叫用户心理学,往具体的方向说当我们是他的身份,我们会怎么应对别人售卖的东西。
这时就会发现,我们永远不可能站在所有人的角度上看问题。
一旦我们选了一个观点去描述,一定会有别的观点来反击。
就像短视频上有人说短剧赚不到钱,可事实上目前机构投流赚到手软,只是趁我们不知道赶紧吃上蛋糕罢了。
所以如果想在短视频变现,纯发生活是很难建立起来的。
因为短视频变现几乎不是来自粉丝和点赞,而是我们的视频被别人看到后,别人发现自己的问题能够被轻松解决!
解决问题才是变现的关键。
蛋糕谁手上
带货是将商品服务带到屏幕展示。
广告是借助创作者链接企业和用户。
直播是展示才艺,线下的话相当于以前的街头卖艺,搬到了线上,去除了地域、天气和时间等限制。
自身内容变现一般是平台的激励策略,奖励我们继续生产内容,丰富平台。
另外就是原本线下就有实体业务的,短视频其实只是其中一个推广渠道,在很多家企业里,短视频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投流的工具。
因为大头的盈利是在为客户服务而收取的费用。
如果自己不能做到,其实又何必眼红。
用户其实都明白时间珍贵
就像社区化的本质是缩短供应端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。
于是诞生了个人轻创业的类型,有能力的个人直接用着各种渠道推广自己能够带来的服务。
分享自己每天在做什么,做出了什么,然后留下钩子,自己是通过什么去做的,吸引用户。
大多数用户其实是不想花太多时间的,所以一般希望你展示的东西,在他身上复现一遍就够了。
短视频里存在的一种假象
按人群划分,如果我们有一个姓名匹配、宝宝起名的视频爆了,那么这个视频带来的人群就会有三种。
70%的会选择让我们来帮他们匹配一下,20%会问我们怎么做这类视频,还有百分之10%会来找合作,能不能推一下他们的平台。
可不同的项目面对的人群完全是不同的。
如果是做商业、金融,那么这部分人群绝对是本身就有一定的视野和思考,会被长时间地观察,要他们成交,很难。
所以就有天才想出,既然我无法成交大金额订单,那么就玩小的。
一单98,298,398元,一个视频的基础播放是500左右,一天发3个视频,1500播放量左右。
按1%的转化率,15个人*98单价=1470,一个月已经可以收入3万。
而这就是韭菜思维!因为视频本身就是泛娱乐,即使现在加上了精准营销,兴趣电商,本质上也还是泛流量!
意思就是说,即使我们发10条视频,很有可能一单都没有。
就像早年间搜索引擎的竞价为什么收费这么贵,因为用户是带着需求去找的,而视频是推送到你身上你再看看自己合不合适。
本身就不是刚需,用户当然不一定要下单。
坚持做,就一定有结果
作为用户的我们都能嗅到短视频的变现,企业又怎么会不知道呢?
因此企业会雇不同的人来搭建企业服务。
就像目前的电商其实还是占短视频变现的大头,企业会雇人搭建供应链,雇人做产品,雇人做设计。
搭建后台管理系统,程序员失业的真相,大多数系统都挺完善的,系统的商业模式变现几乎都只是为企业服务,企业直接请少数人就能管理。
然后再请销售,到线下门店做活动,到线上直播间轮播等。
个人线上做电商带货,那身份不就是企业的销售吗?结合泛流量机制,能变现的真不多。
因此诞生了热门玩法课程,只需398!
所以无需神话短视频变现,其实短视频就是一个工具,没有产生内容、产生服务的我们,短视频也站不住脚。
与其把精力,金钱投入到寻找短视频项目,倒不如好好地钻研自己现在手头上,能够真的通过解决用户需求带来的收益业务。
配合自媒体制造长尾效应,找机会释放自己双手,拥有自己的一份自由。
具体教程可以到右豹工具箱后台点击工具箱。
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体验:《右豹注册教程》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一峰说”,作者:一峰,一峰说经授权发布。